Member-only story

MeWe移民攻略(1)︰給你8個捨棄facebook的理由

--

MeWe系列
MeWe移民攻略(1)︰給你8個捨棄facebook的理由
MeWe移民攻略(2)︰示範如何建立個人Page
MeWe移民攻略(3) 入門秘技全公開【個人篇】
MeWe移民攻略(4) 入門秘技全公開【Group Chat通知關閉篇】
MeWe移民攻略(5) 入門秘技全公開【Groups & Pages經營篇】
MeWe移民攻略(6)︰如何壯大MeWe港人社群?

除了現實中人人談論移民外,想不到最近SNS上也掀起了移民潮,不少Twitter用戶都轉會到Gab及Parler,不過我一直不太懂用Twitter,所以沒多理會。

反而我本身是個facebook重度用家,閒來無事就會上facebook看最新資訊。但今年facebook的行徑越來越過份,除了獨裁問題,還不斷侮辱用戶智商。例如對民主陣營人士的account作政治審查,動不動就封帳,就連立場較溫和的也不能幸免,事後還要批評對方炒作;分批迫用家採用醜到不行的新Layout,開始時還能夠轉回舊layout,但逐漸就不能轉回,實行溫水煮蛙;以演算法為名,把所有pages的reach越壓越低,然後迫你買廣告等等,惡行數之不盡。

在這次美國選舉中,facebook高舉fact check旗幟,瘋狂打壓Trump陣營的言論,如此明目張瞻的邪惡舉動,相信都不用我再多說,大家都很清楚。這亦成為了壓毁駱駝的最後稻草。

於是我開始上網尋找facebook的替代品,結果大家也的答案也很統一,就是MeWe。試用過後,發現MeWe不僅與facebook相似,極易上手,而且有不少獨到優點,比起facebook好用太多了。

如果你還在猶疑是否要過檔,聽完我列舉出8個MeWe比facebook更優勝的特色/功能後,應該也會積極考慮「移民」吧。

1. 無實名制

原本facebook是沒有實名制的,任用戶改名,之後不知甚麼原因推行實名制。以往改了筆名、日文名、中二名的人都要被迫改回原本的姓名(香港人多用英文名,台灣人用中文名)。即使刻意迴避,也有機會遭舉報而被迫用回真名。這點或引來一些想匿名玩SNS的人不滿,但在facebook霸權下無奈就範。

現在MeWe改名完全沒限制,雖然只有姓和名兩欄,但可以填入任何文字,我自己的個人帳戶,就把筆名阿唯加進英文名的旁邊,以後MeWe上的網友就更易認出我了。

2. 無廣告

「No Ads」成為MeWe宣傳口號的頭一句,可見MeWe有多重視這個特色。對於有號召力的KOL和組織來說,根本無需在facebook賣廣告,也能靠本身魅力吸引到讀者留意。於是facebook開始不斷把他們出post的reach降低,迫使他們要落廣告才能接觸到follower。

所謂免費的東西最貴,我們可以免費用到facebook,其實是有代價的,那就是我們的個人資料。於facebook落廣告的人,藉著這些資料,就能做到精準投放,把廣告展示給特定群眾。

單單是賣廣告都算了,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,有時在facebook跟其他人談論某些事物,甚至僅僅在現實中談到(而電話就在身旁),都會立即在facebook或google的廣告上出現?不是嚇大家,只要在youtube以"facebook 偷聽"來檢索,就會找到大量實驗例證。做到如此過份,難怪人們對facebook越來越反感。

MeWe整個版面沒有任何廣告,收入方面則是靠提供網絡服務(如加大額雲端儲存)給用戶來賺取月費,明買明賣,用戶不用再擔心個資被用來作賺錢工具,用起上來心中踏實得多了。

3. 自設timeline範圍

--

--

好宅之人 阿唯
好宅之人 阿唯

Written by 好宅之人 阿唯

宅人一個,熱衷探討本地宅文化生態,自創《宅人調查報告》同人誌系列。另經營FB專頁「好宅之人」。Medium目錄︰https://bit.ly/32nr6Jn

No responses yet

Write a respon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