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
我在《CO-CO!》編輯部的日子(三)

動畫介紹(續)以及電影專欄

好宅之人 阿唯
6 min readApr 12, 2019

上一篇我在《CO-CO!》編輯部的日子(二)最後提到,將會貼出當年我在《CO-CO!》製作的稿件,內容是關於十年前熱爆宅界的動畫,想不到真的有人會猜呢(可惜猜錯了)。不賣關子了,現在開估吧,這套作品,就是我自己也相當喜歡的《爆笑管家》(台譯旋風管家)!

爆笑管家的廣東話對白相當地道,在當時引起了新一輪的追看潮。

但《CO-CO!》讀者並非宅人,自然不能用太宅的角度去寫。但這套動畫最吸引的,偏偏是種種宅梗啊,所以撰寫介紹時頗為苦惱。Anyway,這次的重點不是內容,而是想以這一頁為例,詳細告訴大家《CO-CO!》稿件的製作流程。

首先,我要在Windows的記事本,建立一個txt檔,在裡面寫上《CO-CO!》期數,專欄的名字,頁數,色彩設定等資料,方便Artist跟進,不會搞錯其他稿件。

然後寫上稿件應該出現的大標題,文字簡介,及圖片下的caption,並在文字上標註不同的tag(TIT、INTRO、CAP、TXT、DATA等等),並在tag後加上數字。寫好後連同代理商提供的圖片,一拼放到內聯網的share folder內。

準備文字時,同時要把自己腦中構思的layout,畫在「版樣紙」之上,這樣artist才能知道文字和圖片要如何排位。

這就是《CO-CO!》的版樣紙,右邊是《爆笑管家》稿件的layout

編輯就是靠著這張紙跟artist溝通。上面用藍色鉛筆,畫著圖片的擺放位置。裡面的紅色英文字母,例如A,就是對應A.jpg這張圖片,當然我要事先改好圖片的file名。

圖片下面的CAP代表caption細字,TXT就是普通內文文字,TIT是大標題。artist一看這些tag,就能分辦哪些字應放在哪處,不易搞亂。另外有沒有發現,tag後面都有一個Z字樣?Z除了用來說明字框應佔空間外,還用來表示字體是直排或橫排,例如INTRO2就是直排。

artist拿到版樣紙後,就會製作出初稿(見下圖)。細心看的話,會發現文字、圖片的擺位,會跟我原先在版樣紙的設計大有差別。這其實很正常,因為artist在砌稿時,可能覺得原本的擺位未夠理想,便會自動進行調節。

--

--

好宅之人 阿唯
好宅之人 阿唯

Written by 好宅之人 阿唯

宅人一個,熱衷探討本地宅文化生態,自創《宅人調查報告》同人誌系列。另經營FB專頁「好宅之人」。Medium目錄︰https://bit.ly/32nr6Jn

Responses (1)